首页 > 服务专区 > 公共服务 > 高端论坛

【五洲新语】安琳:从数字化商业模式,看智能制造的落地路径

  • 来源:
  • 2019-11-04 15:21:44

新一轮工业革命趋势下,智能制造俨然已成为了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五洲工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智能制造测试验证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安琳博士以《智能制造与商业模式》为题,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当下智能制造发展的最新趋势,及企业通过数字化获得增量收益的途径方法,并对企业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给出了建议。

安琳博士认为,企业应尽早考虑顶层设计和规划,因为企业路径清晰,行业路线就有路线图,地区升级才会有时间表。同时,企业家也必须把握方向、做好准备、踏准节奏,有意识地培养储备人才,加强与服务机构的合作。

_0 (5).jpg

阅读提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全文约1400字

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Part1

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

_1 (4).jpg

智能制造并不是新概念,而是一脉相承历史发展的集大成者,是信息化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熟度不断提高、成本降低后发生融合的标准。

精益生产是指制造业希望把管理做得更加精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精益做得好的企业会做TPM,零散行业则是JIT,车间里设置看板,这是为了让工人掌握生产情况。很多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会部署MES,就是为了解决精益问题。后来随着市场挑战越来越大,生产设备复用性要求提升,柔性概念被提出,加工设备从非标自动化向标准化转型,通过下载不同的控制程序和算法可以实现不同的加工。柔性和精益能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不能说谁更先进。

敏捷是企业家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产生的,它强调技术、管理、人员协调统一,也就是ERP,包括延伸出来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应用。

现在的智能制造并不是必须要智能,用到新技术帮助制造业提高效率、服务水平都属于智能制造的范畴。

自动化则是机器换人,其本质是机器和人竞争,与数字化是两个概念。自动化的发展并不是要全自动化,自动化程度的高低也不能代表企业水平的高低。数字化制造包括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是数字建模技术,从曾经的靠经验管理变成靠数据管理。其本质是通过业务和设备的数字化,获得更实时的数据提高管理水平。当然,有一定自动化基础,数字化的反馈效率会更高。

网络化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同样是两个概念。网络化制造是在数字化基础上,数字化则是解决企业内部问题,并进一步向外部延伸,获得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协作,以及企业和企业伙伴供应链间的协作,可以延伸出一些新的服务,更多的是追求价值链整合后的提升,这也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所在。

Part2

几种典型的数字化商业模式

_2 (5).jpg

第一种是通过数字化工厂提升效益。宝武炭实现了将客户下达到数字工厂的订单分发到各个生产工地,首先解决了集中管控问题,同时可以实现产能自由调度,把产能变成平台,让其他同行享受自己高质量的加工服务机。

第二个是产能即服务,通过产能利用率实现产能共享服务的变现途径。

第三种是智能产品即服务,将产品的智能附加转变成生产性服务和知识型产品。富士康是著名的手机品牌代工厂,因为加工难度很大,于是掌握了如何更好地使用数控机床,甚至是定制刀具。其通过搭建服务商平台,将定制刀具卖给有加工需求客户的第三方,同时指导对方如何使用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效益,由此远远超过了一般刀具的价格。

第四种是大规模定制。将产品的个性化附加转变为个性化产品和生产性服务,实现变现。

第五种是市场交易平台。以交易撮合和支撑为增量价值,把交易服务作为变现途径。

Part3

智能制造落地的方法论与建议

_3 (5).jpg

智能制造是持续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知道自己所处的阶段,以及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

首先对自己的能力画像,然后与最佳实践进行对标,找到差距、做好规划和工作分解,用工程实施的方法来抓落实,最后是固化能力的提升,这是很普通的方法论,但能解决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最后是三点建议。当前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但高质量往往伴随着高成本,但在如今的信息要素下,高质量未必需要高成本,企业要实现这种突破,智能制造是一条必由之路。

招工难是结构性问题,企业家应尽早考虑智能化升级的规划,比起急于投资智能制造项目,更紧要的还是有意识地培养人才。

与此同时,在国家鼓励创新出台众多新政策的同时,企业还可以更多地与服务机构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