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专区 > 公共服务 > 高端论坛

【五洲新语】李毅中:扎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来源:
  • 2021-10-11 11:18:02

9月28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深圳工业总会、深圳商报、深圳广电集团财经生活频道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五洲工业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制造业界专家、著名学者、知名研究机构齐聚一堂,共议“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引领高质量发展”话题。今起,特别推出“五洲新语”专栏,分享业界大咖在论坛上的精彩观点。

_0 (1).jpg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主旨演讲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进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国能否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扎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旨演讲,从“不断加深对数字经济的认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要走深向实、深圳市发展数字经济走在前列,树立了榜样”等方面展开。

阅读提示

以下为演讲实录整理

不断加深对数字经济内涵的认知

数字经济有各种表述,综合起来有五个要点,一是数字化的知识、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先进技术紧密结合,形成发展数字经济的动力,这个动力来自于数字化和实体经济技术的结合。二是信息和数据作为生产力的新要素,这些数据源于生产科研与社会活动中,数据要经过开发加工才有价值,从而成为数字经济的宝贵资源。三是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信息产业的技术和装备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手段。四是提高国家、地区、行业、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最终目的是提升自身的技术经济指标,使生产力得到提升。五是催生衍生出新模式、新业态、新构架,形成新的经济形态,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这两句话是实践的总结。

数字产业化是把数字技术物化为电子信息产业,这是数字经济的先导产业、核心产业。我国现在有移动通信基站950万个,其中5G基站103万个,约有7.4万个不同等级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创新算法,银河系列超高速计算机达到世界水平,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体系,从设计、制造到分装、测试的体系已经建成,手机等终端设备制造全球居首,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发展迅速。

产业数字化是一二三产业各个垂直行业利用信息产业工具改造升级,产生经济新增量。数字化首先在服务消费领域取得成功,以智慧城市为核心,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金融、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和制造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内网建立了数据系统,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率,到8月底达到53.7%,研发设计数字化工具普及率达到73.7%。企业外网与社会连接,实施了众包众创、市场细分、个性定制、协同运营、精准制造、服务化延伸。小微企业可以上云从云平台获得服务。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0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80家,其中,广东江门作为典型样板之一,用数字技术改善社会治理也就是数字化治理,比如电子政务、城市智能管理等,这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不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但是它改善了营商环境,保障了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新的重要指标,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去年7.8%上升到2025年的10%,这是一个新的重要指标,这样使数字产业化可以准确量化,相互比较。

产业数字化如何衡量?产业数字化的成效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的增长量是大家共创共享,难以用准确的公式、模型去准确划分数字技术的占比。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数字经济总量的数据还不成熟,也不宜用这个数据来区分先进落后或者评价优劣,避免估值过高产生盲目性。数字经济是新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数字经济的范围,统计监测评价指标和方法,形成标准并且和国际接轨。当下,应该把重点放在开发创新更多的业务场景上,示范推广,提高各领域、各行业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_1.jpg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兴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显著的特征;十七大正式提出“两化”融合,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两化深度融合”,渗透到各领域、各层面。最近,刘鹤副总理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到进入跨界融合全面渗透,十八大以后提出“互联网+”、网络强国;十九大以后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可见从两化融合到数字中国是一脉相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路径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两个“IT”要深度融合。两个“IT”都有自己的前沿技术,信息技术对行业的先进技术能起到助力和引导的作用,但不是代替。信息技术代替不了行业的先进技术,它是助力引导,这两个“IT”都在创新前进,各显风采,同时还要融合聚变迸发出新的能量。

二是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两类企业都在延伸,互联网企业要更多了解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工业企业要尽快熟悉掌握信息技术,增强数字化、智能化的作用。两类企业的发展基点是跨界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不是零和博弈,更不是“你死我活”。腾讯这方面做得不错,它用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平台上取得了成功,在防疫中进行病毒检测和筛查,从而进入了医药工业,进入制造业。

三是信息人才和工业人才融合。两类人才要各自成长,同时向复合型发展,专业的人才干专业的事才是最佳的人力资源配置,要求组织协作团队联合攻关、合作建树。最近,媒体报道美国GE从2012年首先提出工业互联网,高薪聘请了1000多名信息工程师,专门组建数字化机构,但是没有和IT的制造业工程师结合,没有和GE传统的工业部门结合,因此失败了。吸取教训以后,2018年以后获得了新的发展,GE数字化转型仍然在全世界是领先的。

四是培育各类平台为企业、为社会服务。超大型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行业的专业平台、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的联盟、由本行企业总结经验提升成为平台,这四类平台各自发挥优势,组成数字经济的社会服务能力。浙大中控组织了一个平台,专门对流程式制造业服务,提供仪表仪器,还提供解决方案。发展数字经济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所谓“赋能”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释放出新的动能,赋能的赋方和被赋方是平等的,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实现企业的自我变革。

_2.jpg

疫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走深向实

疫情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美国将我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网罗其盟友对我们封锁遏制打压;许多国家也在深度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区域化、本土化。这两个变化使我国发展数字经济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数字产业化当前应该重点抓好两项工作:

一是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完成(2006-2020)第一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后,应继续在光刻机、EDA软件、操作系统、智能算法、5G等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完成新的重大专项和建设项目,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缺。要瞻前布局前沿技术,比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开源软件、第三代半导体等重大项目。要充分发挥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完整的产业优势,鼓励优先使用国产设备、材料、芯片,在使用中试错、改进、提高,加快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二是加大投资合理布局,加强集成电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提升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的制造能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一个体系,但在结构上存在缺陷,不重视制造环节,我们的设计水平不低,封装测试也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制造环节很薄弱,台积电中止合作确实给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合理发展“集成电路制造”(IDM)路线,要补链强链。华为增加投资集中专门人才搞芯片制造,我们理解并支持。把工业互联网延伸到行业和企业,光靠国家是不够的,企业行业要数字化转型,要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同时优化提升城市“大脑”、网络“神经”,保障城市的公共安全。郑州水灾有一个深刻的教训,智慧城市的第一要义是公共安全。

产业数字化,工业制造业是主战场。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工业制造业体量大、门类多、技术复杂、任务繁重,互联网企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掌握了技术,集聚人才,积累了资金,要及时把注意力由消费服务转向工业和制造业,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现在有了好的开端。制造业数字化要分行业从企业抓起,离散式制造和流程式制造因业施策;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同企业要因企而异,从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到智能园区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所有的企业都要注重基础能力高级化,夯实智能制造的基础,防止盲目性。

中国的企业千差万别,有的在谋划4.0,有的打造3.0,但是也有不少企业要补1.0、2.0的欠账,因此必须要注重基础能力,这样数字化智能制造才有基础。要注重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自主可控能力,还要积极开展国际双边多边交流互助,合作共赢,提升经济实力,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别强调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_3.jpg

深圳市发展数字经济走在前列,树立了榜样

深圳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区成效卓著,积累了经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核心产业规模大,全国城市居首位。2020年深圳市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8446.6亿元,占深圳市GDP的30.5%,远高于全国7.8%的水平。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10,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1/5。

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已经建成5G基站4.76万个,覆盖全市,公共场所免费wifi覆盖率超过90%,窄带物联网NB-IoT重点区域初步覆盖。

三是涌现一批数字化优秀企业和产业集群,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深圳有21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深圳11家,形成了宽带网络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数字产业集群。

四是重视数字经济立法立规和规划设计。针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圳市制定并发布了《特区数据条例》《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等,正在制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等,把远景目标具体落实为行动方案,落实到具体项目。深圳发展数字经济的远见卓识和务实行动树立了榜样,值得学习和称赞。

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发方案》,加快现代服务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加快科技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深圳数字经济、数字工业健康发展。8月9日发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把15个战略产业集群布局在深圳,尤其是“强芯工程”,包括高端芯片的设计制造,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