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视角

    使命:让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坐标系
    • 发布日期:2011-03-24
    • 来源:
    • 文字 〖

    《发展新时空》:首先恭喜深圳工业总会最近成功召开了2010年年度会议暨第九届深圳企业新纪录颁奖典礼、两岸四地工商界联谊会,较之往年,请问本次年会有何新的特点?

    王肇文:这次会议是深圳工业总会更名(编者注:原名为深圳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以后首次邀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官员和两岸四地工业代表团参加的联谊会。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关口,世界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中国的影响力急速提升。原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老三、老四的位置,但是一旦跃上了老二的地位,世界和亚洲的经济力量格局马上就显得不一样了。在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东方领头的国家,亚洲经济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另外一方面,随着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的作用增强,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逐年增长(中国对东盟国基本上是零关税),东盟和中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而增长迅猛的经济圈。

    虽然说现在是经济全球一体化,但是我们要看到规则的掌控权究竟在谁的手里。应该说,原来包括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质量标准的制定、知名品牌的认定和发布,基本是西方国家在把控,东方国家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地区经济格局及国际经济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深圳工总在去年更名并于今年年初组织召开了本次会议。我们提出更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港澳台对接,然后从港澳台延伸到整个亚太地区。推动工业化进程,不是一省一城甚至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深圳工总将致力于联合两岸四地工商界的力量,帮助会员企业融入亚太经济快速发展的通道。

     

    《发展新时空》:更名后的深圳工业总会,其职能定位有何变化?

    王肇文:更名是去年18日会员大会通过的决议,距今才刚满一年,我们以推动工业化进程为己任。无论是更名的前后,我们服务会员企业的出发点始终如一。深圳工总在深圳起步,立足深圳,实际工作基本上也是从深圳开始推动的。两岸四地我们只能立足于一地,更名后的深圳工业总会立足于深圳但不局限于深圳,没有城市的“市”字可以跨越行政区域界限,其发挥作用的区域首先是深、莞、惠,然而延及珠三角、两岸四地。

    深圳工业总会是全国唯一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建立非政府机构合作关系的社会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也非常支持联手两岸四地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什么开始我讲经济一体化,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开。如果首先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就不可能从整体的战略高度来推动深圳的国际化发展。所以立足深圳、从深圳起步,必须首先把工总自身的国际化做到位,然后引领深圳的企业进入国际坐标系。只有进入国际坐标系,我们的企业才有可能参与国际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分配。

    这个引领企业进入国际坐标系的概念是我1995年提出来的,中国改革报记者采访我,我就谈了这个观点,那个记者很敏感,次日发布的专题文章作了通栏标题,就是“把中国的企业置于国际坐标系”。令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时间过去了15年,回头一看,中国大部份企业进入了国际坐标系,证明当时我的想法还是正确的。

     

    《发展新时空》:深圳工业总会取得过许多全国性的荣誉,比如“全国首批、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系统首家5A级社会组织”、“全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创业奖”、“全国先进工业经济联合会”等,请问在新的一年里,工业总会将如何发扬传统,持续服务好以深圳工业界为主体的会员单位?工业总会未来的发展愿景和长期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王肇文:我们从来没有把任何荣誉设定为自己追求的一个目标,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你能不能做得好,不是荣誉能决定的,还是要靠你自己今后的努力。

    如何在新的一年为会员做好服务,我们除了常规性的服务,还会在以下三个重点方面来加强对会员企业的支持:

    首先,我们要推动深圳工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深圳城市的国际化建设,要与两岸四地加强交往,甚至包括对欧美的一些国家经济合作,现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也考虑把南南合作的有关项目落地到深圳。前不久美国德克萨斯州议员代表团,包括其联邦议员、州议员也专门来深圳工业总会访问,就双方合作问题进行了交流;乌克兰中国委员会专门致函,准备深圳拜访市长和深圳工业总会。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也把它自己的经济战略中心从欧洲转移亚太地区。美国要把经济战略中心转到亚太地区的话,中国具有地域优势,我们国家从西南地区连通东盟国家的高铁,今年就要动工建设。深圳工总就是要利用这个机遇,为深圳做事,为深圳企业做事。其次,就是把深圳的知名品牌建设国际化。我们已经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立项申请,由他们组织专家对深圳知名品牌的认定机制进行评估,一旦认可这个评价机制,它就会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知名品牌评价机制。这一步如果走成了,其意义将非常深远。我们要联络亚太地区各国的工业组织,提出一个要以包容性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为什么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像东盟十国,因为工业化的进程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发展水平不同,发展能力也不一样。但是只要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内部就要对此有包容性。建立亚太地区的工业组织国际联盟的一个基础,就是建立一个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大家才能联起手来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

    最后,积极推进拓宽对会员企业的服务范围。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从业态形式来说应该是不可分割的。但它的销售收入中,服务业占到百分之七八十。这次周立行长代表深发展来做深圳工总主席团主席,深圳发展银行的加盟和金融业高端服务业的纳入,就把工业服务业的理念也提升了。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有一个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思路,来设定一些服务项目及工作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经济类社团应有的作用。

     

    《发展新时空》:王会长刚才提到包容性评价机制的概念,能否进一步阐述一下?

    王肇文:包容性评价标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亚太地区东方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各有不同,我取一个中间的标准,大家都能接受,差一点的或高一点的我们都支持他发展。只有相互包容才能相互帮助,才能携手前进。如果亚太地区形成这样一个包容性的评价机制,包括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品牌价值的评价机制等,这些东西能够达成一致的话,亚太地区资源整合的合作机制才能形成。

    目前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和美国比还有差距,东方和西方比也有差距。比如像缅甸的工业水平明显比较落后,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圈来讲,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帮助它?那就是包容它目前的这个现状,又要帮助它逐步提升。包容需要相互之间累积共识,这种共识不能强迫,要逐渐积累,在相互交往中增强相互了解。比如前不久我们组织到台湾去考察,就深有体会,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才发现大家对同是中华民族、同是中国人的认同感是一致的。所以说只有相互交往才能相互了解,相互了解才能达成共识。

     

    《发展新时空》:请王会长介绍一下“深圳知名品牌”评价活动和“企业新纪录”活动相关情况。深圳工总在推动深圳产业品牌建设、创新发展有何进一步的举措?

    王肇文:目前我们针对“深圳知名品牌”评价活动和“企业新纪录”活动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继续吁请市委市政府加大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投入。现在市政府很重视,但企业需要享受更为实际的优惠政策,比如说资金补贴、政策扶持等,要让其中的内容实实在在的落地。

    第二,推动这个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深圳知名品牌”评价机制目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和解决,例如投票评选过程。终端消费品主要采用消费者投票评选的形式相对合理,但有些中间产品,由于社会民众不太了解,特别是新兴产业越来越多,原来行业分类已经涵盖不了。这就要求我们对深圳知名品牌的评价标准、评价办法等进行深入研究,继续改善,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解决办法,使得我们的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第三,推出亚太地区的国际知名品牌评价机制和标准。以深圳知名品牌评价的机制为蓝本,我们准备以亚太地区工业组织国际联盟名义来联合推出亚太地区的国际知名品牌。这个计划已经纳入立项程序,随后要组织全球范围的专家来评估,评估它的可行性、合理性。一旦评估获得认可通过,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实际操作了。

    应该说这项工作每年都在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但是从总体来讲,我们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和市场化为基础的评价方式的原则始终未变,这种在全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评价方式,获得了包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内的国内外各个方面的一致认同。

     

    《发展新时空》:我们了解到,王会长曾经主持撰写了全国第一份会展经济研究报告,得到马洪等著名经济学家及各级领导充分肯定。请问王会长如何看待会展经济的过去及未来?深圳工总在推动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方面有何工作安排?

    王肇文:这个事情应该是在上个世纪末,深圳开始举办高交会以后我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当时的印象是,国内外会展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国内还没有把会展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量。

    会展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系数当时我们测算是19。通俗地讲,就是你办展览投入一块钱,包括酒店、通讯、交通等配套服务业就会产生9块钱的收益。因此,会展经济应该是一个“无烟”环保型工业。我当时就组织了一个专家小组研究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深圳市发展会展经济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和主管副市长都作了批示。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同志看到这份报告很高兴,亲自主持论证,将近10位国家顶级经济学家参加论证,给予高度评价。马老的评价说得挺高的,他说这份报告首次提出了“会展经济”概念,要把“会展经济”这个名词补充到 “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中。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谢伏瞻参加论证会以后,接受了深圳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他说:“我今天参加论证的这份报告才是真正的会展经济研究报告,对会展经济阐述得很透彻,实用性很强。”

    这份报告成为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制定发展会展经济扶持政策的基础性文件,以高交会为先导的深圳会展产业开始得到蓬勃发展。

     

    《发展新时空》:深圳有300多个行业协会类组织,请问深圳工业总会的角色定位如何?深圳工业总会与其他协会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合作机制是怎样的?

    王肇文:简单讲,大家都是平等独立的社团法人,按照各自分工联手为企业服务。实施名牌战略,就有69个行业协会参与,推动企业创造新纪录等活动,都是与行业协会合作,从综合性经济类社团的定位来看,我们是推动做实事,不是单纯的企业家联谊组织。包括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培育知名品牌等。其它行业协会是服务于专门领域,属于专业性的经济组织,深圳工总专注于单一行业协会做不了的事情,如各类企业都在做品牌建设、创新发展等,必然要通过一个组织去做整合与平衡,我们与深圳其他专业行业协会的分工都是自然形成的。

     

    《发展新时空》:深发展不久前正式加入深圳工业总会,请问王会长对我行发挥自身优势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有何期许和要求?

    王肇文:深圳工总愿意与贵行一道共同办好这个合作平台。周立行长已经派人就相关工作来做了对接,相信接下来双方合作的深度会更加具体和深入。

    现在银行业竞争也比较激烈,同时我这边听到企业金融需求的声音也很大。我们曾向市相关领导谈过这个问题,政府怎么推动,怎么解决中小企贷款难的问题。目前的这种状况证明,我们现在的机制设计可能还有点问题。我希望通过贵行开办的各类金融业务讲座培训,加强与会员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银行的服务方式,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来设计相关业务产品。如果大家能够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想法,可能能找出一条比较合理的路径,我觉得未来这个合作前景比较值得期待。我们非常欢迎并期望深发展多参与会员单位的各类联谊活动,以加深银企了解,增进合作共识。

    我们有这样的计划,希望贵行今年准备搞一至二次的专门金融服务讲座,并能将相关计划提前提供给我们,我们会将之安排在今年深圳工总的服务指南里。

     

    《发展新时空》:深圳工业总会积极组织开展慈善、救助、环保等公益活动,倡导会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我行的责任理念不谋而合。如果在此方面加深合作,王会长有何建议?

    王肇文:深圳发展银行在这方面确实做了许多努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我看到很多地方都有贵行有关低碳环保、慈善助学的事迹介绍。推动低碳经济,推动环境保护,是一个企业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体现。去年我们搞了一个自行车嘉年华活动,深发展全程参与了进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合作,把深发展推动低碳生活,提倡环保理念的责任行动向公众进行展现。

    我了解到,贵行是一个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去年贵行举办的第二届职工运动会,组织到位、规模宏大、项目安排严谨有序,展现了企业的蓬勃朝气,产生了积极的健康热效应。我想,贵行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会对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今年我就想看我们能不能组织一次两岸四地工业领袖联谊活动,借由深圳发展银行的经验和影响力,把香港、澳门、台湾的工业界高管请来开展一次健康联谊活动。

     

    《发展新时空》:在推动节能环保事业方面,深圳工业总会为推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王会长如何看待这个产业?

    王肇文:当年自行车产业曾被列为国家产业导向目录中的限制性产业,认为自行车是劳动密集性产业,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

    1984年《人民日报》头版登了一副北京人骑自行车上班的大幅照片,当时我国自行车产销量惊人,所以被世界称为自行车王国。后来这一局面削弱了,一些如凤凰、飞鸽、永久等知名的国内自行车品牌都逐渐消失了,因为它是国家的限制产业。深圳是很幸运的,就在自行车行业处于限制发展的时候,李灏同志亲自推动成立中华自行车厂。中华自行车厂一成立,开启了台资自行车产业进入深圳的大门,然后往北延伸。台湾自行车产业是世界领先的,台资企业的进入应该说直接把深圳转变成为中国自行车工业复兴的一个阵地。

    2003年开始,我介入自行车行业,就开始向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领导汇报沟通。我认为,自行车产业应该是万年工业(那时候还没有“低碳”的概念),但这个产业最起码是环保的和有益于人体健康。为建议国务院取消“国家产业导向目录”限制自行车产业发展的条款,深圳工总联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于20049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专题汇报座谈会,邀请五位部级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听取汇报,会后国家发改委将国家产业导向目录调整意见上报国务院,并经温家宝总理批准,2005年的“国家产业导向目录”正式取消了对自行车产业的限制,由此带来了全国自行车产业的大发展。这也算是我对自行车产业的一个贡献。

    我还有一个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离不开自行车这个话题的,那就是交通工具要有合理的分工。交通工具合理分工:在7公里的活动半径内,自行车效率最高;7公里到30公里,公交巴士或电动自行车的效率最高;30公里到100公里效率最高是轨道交通;100公里到300公里自驾汽车比较方便;300公里到1000公里应选择火车;1000公里以上效率最高是飞机。从研究交通工具占地面积也可以发现,一辆自行车的行和停平均占地面积为3平方米,一辆小汽车的停和行平均占地面积是48平方米,相当于自行车的16倍。深圳土地面积已难以为继,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先像北京那样,在马路两侧划出非机动车道,方便市民骑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的人多了,开汽车的人自然就减少了。这是最简便的“治堵”举措。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现在建的自行车道都是半封闭状的,有的路段有空调、有的路段是电风扇,遮风挡雨又亲近自然。他们的自行车可以进地铁、可以进电梯。深圳的财政实力,完全有条件建全世界最好的自行车专用道。如果多建一些这样的绿道和配套设施,我可以肯定地讲,汽车上路至少会减少三分之一。现在开车堵得慌,开得人头都大了。谁不愿意亲近自然,谁愿意整天从水泥盒子里搬到铁盒子里?和自然的隔离,对我们自己的健康显然不利。

    阿姆斯特丹的市长科恩博士是全球第一个骑自行车上下班上车的市长,在他的带动下,荷兰政府的所有部长都骑自行车上班。现在发达国家已经把自行车作为现代文明的标识,我们深圳建国际化城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应该为市民骑自行车出行提供相应的条件。深圳工总也将继续积极推动自行车产业和文化发展,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部分会员网站